目前,在传统纺织产业数字化、时尚化、品质化方向,做的最好的是日本,这是行业共识。纺织业织造综合水平最高的是日本,这是行业共识。传统纺织产业升级做的最好的是日本,这也是行业共识。那我们余杭家纺产业与日本纺织业的差距有多远?
带着这个疑问,余杭家纺产业协会组织《余杭家纺访日研修团》,以新生代为主导力量的20位余杭家纺人,10月28日出发,用4天的时间,走进日本。

在小松市,日本的传统纺织面料集群地,走进TEC ONE CO株式会社,运动、户外领域的面料织造世界级“隐形冠军”企业,看日本的纺织“新制造”,新在哪里?

在东京都,走进东京大学,在伊藤忠研究所,这个世界级商事研究中心,聆听日本专业人士的分享,对话交流。访问东丽纤维集团总部,看世界级纺织企业的真容,探究最前沿纺织科技的情报信息。在琦玉、在品川分别参观了日本家纺家居行业标杆企业,匠大冢家居装饰中心,山月(Sangetsu)展示厅。


4千多公里的行程,从生产织造,产品研发、营销理念、销售渠道、企业经营五个层面,用吃、住、行,听、看、学多维度,零距离观察日本,及日本的家纺产业。

生产织造篇
日本小松市,该地区集中了梭织、针织、捻纱、染色加工、缝制、纺纱、合纤等众多纺织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能力,在日本国内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与余杭家纺在产业布局、企业规模、产品品类上有极大的相似度,也是日本以化纤织物为中心的重要面料产业集群地。TEC ONE CO株式会社作为小松市的代表性企业,有他的典型性。
这家1965年成立的面料印染企业,180位员工,截止2018年10月完成产值35亿3200万日元。主要为东丽、帝人、碟理、一村、伊藤忠、丰田、田川、东洋纺、旭化成、三井等企业做加工。

走进工厂,作为传统印染工厂的气味还是轻微存在。工厂的车间建设,空间布局,生产设备等方面咋看和余杭企业差别不大。甚至某些方面,我们的还要好一点。从印染的生产各环节看,设备基本国产(日本产),新旧结合,自动与手工结合,初看也没什么独到之处。但为什么那么多世界一流纺织企业让他做高性能功能性面料加工?
仔细观察,详细询问,就会发现TEC ONE CO株式会社的独到之处。整个印染生产,有三个环节让人瞩目。一是在生产线上,很多三十、四十年前的设备还在使用,而且运转良好。二是规模庞大的原材料自动化仓储设备,国内还在新推广,而TEC ONE CO建设应用于八十年代。三十,规模庞大,设备齐全的产品检验实验室。

据TEC ONE CO生产负责人介绍,在TEC ONE CO不是简单的追求设备的“高大上”,而是根据产品的生产使用效果为准,把单个设备的功能,效应最大化。需要数字化,可以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其他合适的设备予以保留,持续检修,改良。其次是用数据“说话”。全部产品通过每个环节的检验,用专项检验数据管理,达到每批次产品的品质稳定。第三,最关键的,也是日本制造企业最核心的公开秘籍,“5S”管理。脏乱的环境、欠缺保养、超负荷运行、不当使用,是导致设备故障率攀升,产品品质不稳定的四个主要原因。
听懂了这些,也就明白了我们余杭家纺在生产织造环节与日本企业的差距在哪里?我们不缺一流的设备,缺的是一流的管理。只有企业自身找到差距,解决了问题,认真、专注、持续改进,我们距离日本纺织并不遥远。

产品研发篇
东丽国际,世界最先进的纺织纤维材料生产商。东丽(TORAY)株式会社成立于1926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东丽集团是世界着名的以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为核心技术的高科技跨国企业,在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00家附属和相关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20亿美元。拥有雇员35000名。
东丽的产品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涉及家纺、服装及工业用品。在位于东京银座最繁华地段的东丽国际集团总部,余杭家纺研修团得到热情接待。专门安排负责国际事务、家居用品、新型材料研发等部门负责人,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东丽纺织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发方向,以及高性能纤维在窗帘、沙发布等领域的最前沿应用。

在交流中,东丽集团研发负责人,特别介绍了几款国际高性能纤维在窗帘、沙发布领域的应运技术。如ALOFT纤维,采用原丝技术,是一种氧化钛含量高的超级消光材料。用这种材料织造的窗帘在强烈的阳光下,有抑制温度上升,大幅度遮挡有害紫外线,提高防透视效果。再如“通风遮挡视线遮热遮紫外线窗帘”,从屋外看不见屋内,但是在屋内却可以看到外面。实现了通风,保护隐私的功能。

东丽国际集团研发负责人,建议余杭家纺企业不但要研究高性能,功能性纤维的应运,同时还要关注“环保、节能、循环”材料。这是个国际趋势,现实高效利用能源和消减CO2排放。
瞄准未来国际高性能纤维科技前沿技术,大量使用高性能功能性纤维,加大对特种纱线的研发与应用,让余杭家纺“简单的布”不在简单,缩短余杭家纺在高性能功能性纺织面料领域与日本的差距。

营销理念篇
东京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大学之首,其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东大在日本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性地位。伊藤学术中心更是国际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思潮的汇集地。在京大伊藤学术中心会议室,《余杭家纺访日研修团》,在短短的6个小时内享受了三个机构四位日本专业人士的思想“盛宴”。

来自日本家纺设计协会的大场麻美女士通过“家庭用纺织品工艺的素材和设计的最新信息”,让在座余杭家纺人,深刻领会到产业标准的力量。日本家纺设计协会通过产业标准的制定促进了整个日本家纺产业的发展。也是来自日本家纺设计协会的鞠峙东老师为大家分享了日本的家纺产品的销售模式,在日本家纺产品的销售通路已经相当成熟。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通过统一的产品标准,分别选择大卖场,贩卖店,电商渠道。产品标准,分类固定的销售通路,消费者构成了日本完整的家纺消费产业链。


作为三宅一生的原CEO,太田伸之先生从美国的消费趋势变化,为大家解读了纺织品消费领域的新趋向。他谈到,当整个世界的经济处于不景气阶段时,包括美国在时尚品牌消费领域的消费理念开始发生变化。人们从对时尚品牌的追求,转向对产品舒适、功能性、健康的消费。就如优衣库等品牌在全世界的快速发展,理解了根本趋势,才能更好的追逐市场命脉。

藤井雅范老师,一个60代,用怀旧、嘻哈的歌曲,吸引了大家对时尚的关注。他用激情的演绎将他30年对“LTV客户终身价值” 展开剖析。对《未来的实体店铺,未来的VMD》进行了展望。
从三个机构四位日本专业人士的思想“盛宴”中,让余杭家纺新生代们清晰的认识到,市场营销是一门科学。需要理性的认识,专业的技能,系统的知识。纷纷表示,今后将学以致用,告别销售“本能时代”,学习日本纺织业用“知识武装大脑”,用“科学打造武器”,让余杭家纺的销售通路进入“新时代”。

渠道建设篇
在日本,通常称床上织物、卧具、毛巾产品、内饰纺织品、厨房用品及桌布、餐桌用纺织品等统称为家居时尚用品。在日本没有按销售渠道统计的家居时尚用品销售数据,但有一种说法是:百货店的销售比例为10%,量贩店为15%,专卖店及折扣店为25%。其中,只有专卖店及折扣店的销售是增长的。但是进店铺以外的销售形态,也就是网上购物、通讯购物(电视、网络、手册)以及上门推销等形式正在快速增长,在家居时尚产品领域网络业务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要素。

在这种生活方式变化的背景下,日本百货店是怎样构建家居用品及家居时尚用品卖场的呢?通过这次对日本高端家居品牌匠大塚,着名品牌山月(Sangetsu)的卖场参观学习。让本次学习对余杭家纺人在展厅设计理念上有了系统的提升。

系统学习,现场参观,专业人士现场讲解,大家明白,家纺产品的展厅设计,概括来讲,首先是高品质的时间与空间的提供。也就是说“以时间和空间为主题的卖场构建”,这是一种不得不进行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从物的思维向空间的思维转变,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生活方式转变。其次,使用环保、有益健康的优质材料,让消费者感到放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商家应该进行充分解说和咨询,让消费者确信商品的功能与自己的情况完全吻合。

据山月卖场(Sangetsu)的销售负责人介绍,日本百货店的家居时尚用品卖场正在尝试将提供生活方式这种理念作为一个明确的信号传达给消费者。为了让消费者更加切身的感受到这种理念,还采用实际演练的方法,提高卖场的新鲜感与季节感。

企业经营篇
学习日本,学习日本“工匠精神”是个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对于新生代的余杭家纺人来说,此次日本之行,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个余杭家纺人思考的问题,也是梳理厘清余杭家纺“新制造”,“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的问题。
日本是全世界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日本百年以上的企业到底有多少家?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数字,有人说2万多家,有人说3万多家。日本有一家最大的商业调查公司,叫“帝国数据库”,他们调查的数据,到今年8月为止,日本百年以上企业是3万4944家,其中千年以上的企业有7家。这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数据。

为什么日本会有这么多的百年以上历史的企业?归纳起来,根本的因素,也就是“百年企业共同基因”有三个:第一,只做本业以及与本业相关的事业,不搞盲目扩张,不跟风,不瞧别人的锅。第二,备战备荒,存足钱粮,不轻易借钱,不随便融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以自有资金为主,滚动发展。第三,不以上市为追求,以传承发展为第一要务,牢牢把控企业的经营权。这三个基因,源自匠人精神,也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匠人。
一个社会的发展,看似没有日行千里的奋进,但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一代一代的技术积累,使得日本这一个国家,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重创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发展后劲,匠心与匠人,是这一个国家不灭的财富。余杭家纺产业从80年代起步,发展了40年的时光,按照日本企业的年龄推算,还处于成长期,还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发展。

从4天时间,4千多公里的行程,从生产织造,产品研发、营销理念、渠道建设,企业经营五个层面,用吃、住、行,听、看、学多维度,零距离观察日本,及日本的家纺产业。虽然浮光掠影,但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坚持,心态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匠人”的根本要素之一。不怕失败,也不怕成功,悲喜荣辱溶于平静之中,只有拥有了没有浮躁、没有暴富的心态,才会成就一生的事业。

引用此次余杭家纺研修团成员,杭州杭润布艺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对年轻余杭家纺人的期愿,“希望我们年轻的余杭家纺人,通过此次学习深深明白。爱自己的国家,对自己有自信,厚待员工,创新发展,不怕失败。未来,我相信我们余杭家纺与日本纺织业的差距并不遥远!”